“今年國慶、中秋‘雙節(jié)同過’,一次放8天假!”
“今年的七夕來得比去年晚了18天!”
近來,不少網友都發(fā)現,今年的不少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集體“遲到”。北京古觀象臺王玉民博士解釋,其實這都是每兩到三年來一次的閏月“搞的怪”。
王玉民解釋,七夕是每年農歷的七月初七,一般都是落在公歷的8月份。今年是農歷的“閏年”,多出了一個“閏四月”從陽歷5月23日開始至6月20日才結束。正是因為七月前插進了一個月,所以七夕的日子才會靠后。
為什么要設置閏月呢?王玉民介紹,我國的歷法為陰陽合歷,是結合太陽和月亮運行的周期制定的。春分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,每年公歷大約為3月20日左右。而春節(jié)則固定于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一。正常的農歷年要比公歷年短10天到11天,為平衡陰歷、陽歷之間的“時差”,傳統(tǒng)歷法用增設閏月的辦法,設置了“十九年七閏”的規(guī)則。每隔2年到3年,就必須增加1個月,增加的這個月叫“閏月”?!斑@個鼠年‘閏四月’,全年有384天。”
王玉民說,今年公歷8月25日過七夕還不算是特別晚的,“比如2009年七夕是8月26日,2017年七夕是8月28日,2025年七夕是8月29日。當然,比起2019年的8月7日、2014年的8月2日,應該算晚了?!?/p>
同樣的道理,今年的端午節(jié)和即將到來的中秋節(jié)、重陽節(jié)都比較晚。公歷10月1日的國慶節(jié),一般總是落在農歷的八月中下旬或九月初,今年就正好落在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。王玉民介紹,國慶節(jié)和中秋節(jié)落在同一天的機會并不多,本世紀共有四次,分別發(fā)生在2001年、2020年、2031年和2077年,“下一次,‘兩節(jié)同過’要再等11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