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有困難找第一書記!”這句話已經(jīng)成為延邊州龍井市智新鎮(zhèn)明東村、智新村村民經(jīng)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。明東村、智新村是省交通運輸廳包保幫扶的貧困村。2016年以來,省交通運輸廳協(xié)調整合各領域扶貧政策和資金,因地制宜、精準發(fā)力,明東村、智新村建檔立卡125戶貧困戶186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,脫貧率達到100%。
“要想富,先修路!”這是廣為流傳的一句話,路對于村民來說可謂是重中之重,“以前我們村路特別不好,都是土路,下雨或者下雪,什么車都進不來,收貨的商販打電話都不來,所以東西既賣不出去,也賣不上價格。”明東村的村民劉霞說起以前的日子一臉愁容,不過隨著村里的路修好了,橋搭好了,劉霞的收入也多了,日子也越過越好了,她說:“路修好以后呢,客人多了,苞米的價格也能賣上價了,今年的收入能比往年多幾萬塊錢。”劉霞一邊說一邊收拾地上的苞米,“今年豐收了,看這大苞米棒,多好,現(xiàn)在都能賣出去了,我們全家人都老高興了?!?/p>
2016年以來,明東村、智新村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共完成村路、屯路建設31.704公里;修建明南、清河等10座橋梁;鄉(xiāng)村客運站1座,徹底解決了村民出行難,淌水過河、農產品運不出去等實際問題?!奥吠?,當?shù)氐拇迕癯鲂械玫搅吮U希慰鸵材苓M村旅游了,我們的咖啡屋都成了網(wǎng)紅打卡店了,村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?!泵鳀|村第一書記韓寶寧說道。
“路修好了,晚上路燈也亮了,出門也不用拿著手電棒了,大伙兒都開心的不得了,村民以前一直想啥時候村里能有水泥路,能有路燈,現(xiàn)在都實現(xiàn)了,他們感覺和住在城里一樣了?!敝切麓宓牡谝粫浲跖d國說道,路修好了,讓整個村子的人都受益,村民們心里都樂開了花。
為改善“兩村”人居環(huán)境,韓寶寧和王興國兩位第一書記多方聯(lián)系,改造飲水管線17092米,解決了村民飲水難飲水安全問題。在住房安全方面,協(xié)助地方政府完成明東村、智新村危房改造71處,建造質量達標,安全住房比例100%。為有效解決貧困村文化生活匱乏的實際,在“兩村”修建涼亭、花池、健身小廣場、安裝健身器材、建設景觀點。對村屯兩側5000平方米綠化帶進行了平整,新栽植楊樹、海棠樹、云杉等綠化植物245棵。村容村貌和居住環(huán)境的極大改善,讓村民切實感受到了扶貧帶來的獲得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