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新聞 > 社會 > 汪清縣扎實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

手機版百姓熱線
空白

汪清縣扎實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

2021年07月08日 06:45

汪清縣把扎實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作為黨史學習教育踐行初心使命的“磨刀石”,堅持健全完善長效為民服務機制,零距離面對群眾需求,暢通群眾聯(lián)絡渠道,走到群眾身邊,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辦實事、解難題、促發(fā)展的“暖心”行動。

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召開后,汪清縣委積極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,制定下發(fā)了《關于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的通知》,結合縣委、縣政府中心工作,謀發(fā)展、敢擔當、真作為,聚焦年初確定的“十大民生工程”和“十一件惠民實事”,抓好汪清縣社區(qū)服務中心及休閑廣場建設項目、汪清縣滿臺城水庫除險加固工程、汪清縣農村村容村貌提升等民生項目的落實。

各單位面向群眾需求,工作焦點放在為民、惠民、便民項目及解決群眾“急難愁盼”的具體問題上,精選制定了88個項目清單。同時,黨史學習教育巡回指導組將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作為重要督導內容。

為開展好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汪清縣各部門黨員干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深入基層,了解群眾冷暖安危:縣工信局召開2021年服務企業(yè)周活動暨“政銀企?!睂訒鎸γ媪私馄髽I(yè)需求,一季度新增融資1.17億元,有效緩解部分企業(yè)融資難題;縣婦聯(lián)到復興鎮(zhèn)各村開展以“下基層、訪婦情、辦實事、促發(fā)展,做婦女群眾貼心人”為主題的調研,建好“婦女微家”,當好“婦女之友”,提升婦聯(lián)組織凝聚力,在辦實事中將“娘家人”的溫暖送到婦女群眾身邊;縣司法局在新民街道成立全縣第一個“法律服務之家”,為社區(qū)居民搭建了“零距離”的法律援助、法律咨詢、人民調解、公證服務等綜合性法律服務平臺。

學史力行,汪清縣委既立足眼前、解決群眾“急難愁盼”的具體問題,更著眼長遠、完善解決民生問題。為推進農村人居環(huán)境整治,在7個鄉(xiāng)鎮(zhèn)13個行政村實施農村旱廁改造項目。9個鄉(xiāng)鎮(zhèn)完成插柳河道長度124800多延長米、199萬余株,進一步提升縣域內河道防災減災和凈化能力。全縣9個鄉(xiāng)鎮(zhèn)、3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春季義務植樹,組織志愿者2000余人次,栽植各類樹木8300余棵。

各部門緊貼群眾實際需求,把小事辦實、把大事辦好、把難事辦成,有效打通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政務服務大廳內“放、管、服”改革,綜合窗口“一窗受理、集成服務”增設高拍儀,為群眾辦事提供便利??h愛國主義教育中心精心設計3條紅色教育路線,通過“體驗式教學”和“現(xiàn)場教學”兩種模式,為干部、學生、普通群眾搭建學黨史平臺。

急民之所急,解民之所憂,汪清縣各部門單位、鄉(xiāng)鎮(zhèn)街道把煩心事干成暖心事,干一件成一件,事事做到人們心坎里?!拔逡弧奔倨冢羟彐?zhèn)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機關干部志愿服務隊到西崴子村,幫助有困難的村民將澇洼地剩余的秸稈清理離田,保證所有村民春耕順利進行。大川街道幸福社區(qū)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推出“讓愛歸巢”特色服務,已為轄區(qū)73位空巢高齡老人建立了服務檔案,提供更精準化的服務。長榮街道江北社區(qū)“萬能紅管家”組織志愿者為小區(qū)老人、困難群眾提供義務理發(fā)、體檢、維權、維修服務,開展文化教育活動、鼓勵居民參與說事,提供全方位、參與式、多維度的“貼心”服務。

[ 本作品中使用的圖片等內容,如涉及版權,請致電。確認后將第一時間刪除。聯(lián)系電話:0433—8157607。]

延邊信息港 / 延邊廣電客戶端
標簽: 群眾  汪清縣  辦實事  黨史  服務 

信息廣場

登錄天池云賬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