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烈士褒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,充分發(fā)揮烈士紀念設施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紅色教育陣地的強大作用,龍井市對67處零散烈士紀念設施逐一踏查,為烈士褒揚工作走出了“新路子”。
探實路子,穩(wěn)步推進工作計劃。堅持以“科學統(tǒng)籌、穩(wěn)妥推進”為原則,對龍井市67處零散烈士紀念設施逐一實地踏查,重點查看零散烈士紀念設施碑體、護欄、地面、臺階、描金描紅描黑的破損情況,通過影像記錄方式,全方位進行立體拍照記錄,為零散烈士紀念設施建檔立冊提供實時圖像依據(jù)。認真分析保護現(xiàn)狀、問題成因和修繕需求,形成具有龍井市朝鮮族民族特色的保護管理和整修計劃。
做實基礎,細化推進一碑一冊。建立邏輯清晰、內容完備的零散烈士紀念設施檔案,各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(站)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,以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)、村屯(社區(qū))為單位,對零散烈士紀念設施的基礎信息、修繕時間與內容、保護管理責任書、改造前中后期照片、電子檔案光盤等9項內容歸檔立冊,嚴格落實“一碑一冊一檔”標準,為全力推動龍井市零散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工作的規(guī)范化、標準化、信息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落實責任,扎實推進分級保護。以實施整修工程為契機,將“建管結合”方法貫穿始終,建立健全設施保護管理長效機制,壓實保護單位和管理單位責任,鞏固整修成效,持續(xù)推動龍井市英雄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截至目前,龍井市67處零散烈士紀念設施所在鄉(xiāng)鎮(zhèn)人民政府、街道辦事處、村屯(社區(qū))“兩委”按照“1+1+N”的責任模式,與龍井市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共同簽訂《零散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責任書》,通過現(xiàn)場會明確三方職責,形成強效合力。
提質保量,持續(xù)推進修繕工作。積極爭取烈士紀念設施專項維修資金,完成對67處零散烈士紀念設施描金描紅工作;安裝監(jiān)控設備40臺;對23處設施周邊種植綠化植物共計1020棵;對嚴重破損的38處紀念設施更換破損地面及臺階、圍欄粉刷、更換大理石圍欄、設置排水口等,現(xiàn)已全部修繕完畢。
謀實長久,全面推進綜合調研。堅持以“問題導向、立足當前、著眼長遠”為目標,成立烈士紀念設施調研工作專班,對各鄉(xiāng)鎮(zhèn)、村屯開展“地毯式”調研調查,認真做好編撰調研報告,深挖烈士紀念設施所在村屯英烈事跡,豐富烈士紀念設施紅色教育功能,將紅色旅游產業(yè)與鄉(xiāng)村振興有機結合,積極配合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、“四史”宣傳教育,在全社會營造崇尚英烈、學習英烈、捍衛(wèi)英烈的濃厚氛圍,最大程度喚醒“青年一代”血脈里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