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新聞 > 社會 > 民族團結的故事像紅石榴籽一樣多

手機版百姓熱線
空白

民族團結的故事像紅石榴籽一樣多

2022年02月28日 17:30

和龍市民惠街道愛民社區(qū)有一座“紅石榴”雕像,象征著轄區(qū)內由漢、朝、蒙、滿、回、景頗等多民族組成的2600余戶居民如這座“紅石榴”一樣,互相交往交流交融,緊密地團結在一起。近日,記者來到愛民社區(qū),一睹雕像真貌,探尋發(fā)生在這里的一個個團結友愛的動人故事。

走進愛民社區(qū)所在的胡同,豐富多彩的民族團結標志便映入眼簾。記者跟隨標志“按圖索驥”,一路走一路看一路用心去感受。在社區(qū)黨群服務中心門口,一顆巨大的“紅石榴”被兩根支柱高高托起,支柱上用漢語和朝鮮語寫著:“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”?!吧鐓^(qū)里發(fā)生的各種溫馨故事才是紅石榴的最好注解。”愛民社區(qū)黨總支副書記馬秀艷感慨道。

跟隨馬秀艷的腳步,記者走進黨群服務中心民族團結舞蹈大廳,一陣歡快的鼓樂聲傳入耳畔,幾位老年人正在老師的指導下,肩挎長鼓,認真練習舞蹈,一招一式有模有樣,頗具韻味。“這是咱們社區(qū)老年人自發(fā)組建的邊疆舞蹈隊。馬上要到‘三八’婦女節(jié)了,社區(qū)正在準備聯(lián)誼會,舞蹈隊一周前就開始排練了,為的就是在聯(lián)誼會上一展風采。”馬秀艷告訴記者,領舞的是舞蹈隊隊長樸彩淑,每當和龍市組織大型活動,她都會帶領舞蹈隊積極參與,展現(xiàn)轄區(qū)老年人良好精神風貌和各族群眾團結互助、安居樂業(yè)的幸福生活。

邊疆舞蹈隊共有22名隊員,既有漢族,也有朝鮮族、回族、滿族等少數民族,各民族舞蹈愛好者在樸彩淑的帶領下,唱歌跳舞、互幫互助,被街坊鄰里傳為佳話。2021年初,為參加建黨100周年文藝匯演,舞蹈隊每天在固定時間前往社區(qū)舞蹈大廳排練。一天,一名新加入的漢族老人遲遲未到,樸彩淑多次打電話都無人接聽,便與幾名隊員前往老人家中,發(fā)現(xiàn)老人暈倒在地,當即將其送往醫(yī)院。老人康復出院后,舞蹈隊隊員常常去看望他,使其深受感動。

在愛民社區(qū),像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。

朝鮮族老人許海仲曾是愛民社區(qū)勞動局2號樓小組長,在崗多年始終熱心幫助居民解決各種困難,深受居民信賴。2020年,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居民樓小組長面臨的工作壓力劇增,社區(qū)考慮老人身體等原因,改由漢族姑娘顧艷玲接替許海仲的崗位,此后二人結下了不解之緣。顧艷玲了解到老人的子女均在外地生活,不能經常回家,于是在社區(qū)的推動下,與其結對認親,把他當作自己的親人、長輩,經常前去看望陪伴老人,給了他莫大的關心關愛。許海仲也視顧艷玲為女兒,對她噓寒問暖,將自己多年來服務居民積累的經驗傾囊相授,讓她工作中事半功倍。

“我們期待通過結對認親活動,讓轄區(qū)各族居民群眾更加團結,讓發(fā)生在這里的溫馨故事像紅石榴籽一樣多?!睋R秀艷介紹,目前,愛民社區(qū)已有7對居民結對認親。

[ 本作品中使用的圖片等內容,如涉及版權,請致電。確認后將第一時間刪除。聯(lián)系電話:0433—8157607。]

延邊信息港 / 延邊廣電客戶端
標簽: 社區(qū)  舞蹈隊  愛民  石榴  老人 

信息廣場

登錄天池云賬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