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推廣 > 揚州“運河十二景”(五)瘦西湖

手機版百姓熱線
空白

揚州“運河十二景”(五)瘦西湖

2022年08月29日 14:20

近日,揚州“運河十二景”評選結果揭曉,它們分別是:瘦西湖、運河三灣、七河八島、明清古城、茱萸灣、雙寧古韻、盂城驛、北湖濕地、平山堂、邵伯古鎮(zhèn)、瓜洲古渡和高旻禪寺??床煌甑娘L景,道不完的歷史故事、人文風情,跟著新聞女生雨薇一起去看揚州“運河十二景”。

“好地方”的“第一名片”

瘦西湖,位于揚州市城西北郊,是國家5A景區(qū)和國家文化旅游示范區(qū),此外,它還有一個響亮的頭銜——大運河遺產點。

瘦西湖本名保障湖。清代,揚州鹽商和地方官員為迎接康熙乾隆“南巡”,在沿湖兩岸疊石置景,使景觀得到了全面提升。乾隆年間,杭州詩人汪沆慕名來到揚州,飽覽美景后,他把保障湖與家鄉(xiāng)的西湖作比較,賦詩道:“垂楊不斷接殘蕪,雁齒虹橋儼畫圖。也是銷金一鍋子,故應喚作瘦西湖?!笔菸骱虼说妹?,并從清代至今一直有著“園林之盛、甲于天下”的美譽。

在文化學者顧風看來,除了富含鹽商文化、園林文化,瘦西湖也是揚州運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。“瘦西湖實際上是揚州不同時代的城壕,在清代的時候把它連綴起來,形成一個集群式的園林。作為跟運河同生共長的城市來講,城市水系跟運河是連通的,實際上是一個運河系統(tǒng)?!?/p>

2007年,揚州成為大運河申遺牽頭城市,瘦西湖同時成為了一個重要申遺點。作為原大運河聯合申遺辦公室主任,顧風介紹,這背后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。

當年在大運河申遺的時候,大運河申遺是作為一個集體項目,同時揚州自己的項目就是瘦西湖,瘦西湖經過努力已經成為了預備項目,但是在申遺過程中,中國有這么多文化遺產、自然遺產,所以很多項目在排隊。

顧風他們當機立斷提出來,把瘦西湖作為大運河的支流,同時又是一個文化景觀遺產,加入進去?!皬倪壿嬯P系上講,跟運河有關,從遺產類型講,也是運河遺產當中唯一的一個景觀遺產,那么加進去對大運河的申遺沒什么妨礙,只有加分?!?/p>

2014年6月,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在多哈召開,會上對中國大運河申遺項目進行評審表決,最終順利通過。大運河申遺成功,瘦西湖也成為了世人矚目的世界遺產點。

在瘦西湖景區(qū)內,有不少景點都和運河文化有關、和鹽商文化有關。

五亭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,也就是公元1757年,距今有兩百幾十年的歷史,由揚州的巡鹽御史高恒建造,也叫蓮花橋,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而建。

“上建五亭、下列四翼,橋洞正側凡十有五?!逼浣ㄖL格既有南方之秀,也有北方之雄。中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曾評價說:“中國最古老的橋是趙州橋,最壯美的橋是盧溝橋,最秀美的、最富藝術代表性的橋,就是揚州的五亭橋了”。

在中國,以“釣魚臺”命名的景點很多,瘦西湖內的釣魚臺是其中體量最小,也是極具特色的一座。它是中國名亭建筑的典范,是中國園林“框景”藝術的代表作品。

白塔同樣是瘦西湖內的標志景點,也稱觀音寺白塔。它高27.5米,塔座為八角四面,每面三龕,龕內有磚雕的十二生肖像。和北海白塔的厚重穩(wěn)健不同,白塔比例勻稱、輪廓秀美。在揚州民間,一直流傳著“揚州八大商”之首江春為了討好乾隆皇帝“一夜造白塔”的故事。

除了白塔、五亭橋、釣魚臺,瘦西湖內還有二十四橋、熙春臺、徐園、小金山等諸多知名景點。這座“甲于天下”的湖上園林,融南方之秀和北方之雄,碧水如鏈,兩岸花柳、一路樓臺,像一幅徐徐展開的工筆長卷。善待天賦資源、活化人文積淀,瘦西湖也一直走在文旅融合的最前沿。

[ 本作品中使用的圖片等內容,如涉及版權,請致電。確認后將第一時間刪除。聯系電話:0433—8157607。]

延邊信息港 / 延邊廣電客戶端
標簽: 瘦西湖  申遺  揚州  大運河  運河 

信息廣場

登錄天池云賬號